中英文化交流行的感和悟

2016-04-07

 

几天的设计周之行确实有些匆忙,但足以了解一个国家的气质了。作为英国首府的伦敦,她的空气、阳光、建筑和文化,都在无声无息的影响着路过或者生活的人。文化气息,生态气息,无不让人折服。”建筑三院张斌院长归来后如是说。

 

生  态

这可能是这么多天对伦敦的一个深刻印象,我们入住的酒店正好位于海德公园旁,寸土存金的伦敦像这样的公园有好多个,每一个公园就像是城市的绿肺,围绕周边的各种建筑都能和它形成互动,再高的公寓都有空中花园,再核心的地段都有钥匙(围绕周边的高层住户分享花园,凭钥匙开启入内)花园,公园里随处可见的是天鹅,野鸭,松鼠,当然鸽子是最多的,他们和人类和谐相处。这是多美的生态,当年的日不落帝国也有这样的生态情怀是不是很值得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借鉴和思考,靠牺牲换来的GDP是不是和以后改造生态牺牲的成正比,我们在快速发展状态下养成的思维习惯和处事方式是不是还能被扭转,我们几千年养成的道儒风范还找的回来吗?

 

 
 

教  育

一行中的重头戏之一是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参观,两个应该都是我们国内关于大学城设计理念的先行者,两个童话般的小镇,请原谅我用这样的词来形容他们,走在这边的街道你会有一种来这边生活的欲望,走进国王学院的中庭,你会有一种继续学习的冲动,看到那些被展示在墙壁上的先行者们,你会有一种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超越大师的谦虚。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剑桥31个学院,牛津39个学院,他们都是各自学院都有独立的基础学科,而每个学院的名声在外就来源于他们建校以来一直优秀的学科,我觉得这是一种对于真理的尊重,一种科学的态度,同样的学科不同的领域大家都可以进行各自的研究,碰撞出来的火花带来的学科发展应该是我们常说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最科学的态度。我也联想到了我们院现在的管理方式,各个分院都有建筑结构专业,大家都有基本的创作能力,各自在设计领域有一个专攻的方向和专业取向,不正好就是这样的多元一同的形式吗?还有剑桥牛津学院中对于生活区和学习区的划分和理解能不能被引入到国内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的补充呢?想想都觉得很有意思,生活区比学习区的吸引力更大,这边成为了学生成长的主要区域,教堂代表了精神洗礼,食堂是基本的生活需求,宿舍和图书馆的结合让每个学院都充满的学术气息和学习氛围。其实很多好的营销是激发人内心的需求,永远比简单粗暴的叫卖推销来的要高级和巧妙。

 

 
 
 

原  创

名事务所的参观应该是我们这一行最值得期待的,的确收货颇丰。参观扎哈事务所之前我带着好多疑问,就是想弄清楚她那么多的奇思妙想的来源在哪。当进入她事务所的展馆之后顿悟了,我们专注的是建筑设计,人家专注的是设计。她的跨界设计做的如鱼得水,跨越了家具,服装,名牌包包,花瓶,灯具,等等,而这些设计来自于平时的设计研究,就是没有实际项目的时候做的研究课题的成果。而面对建筑设计项目之后,这些跨界的成品就成了建筑的概念,空间的原型,所以每一个建筑就如同外星来的一般,原创感十足。她的项目分布在全世界三十五个国家,所以公司里多是应对不同时差加班的设计师们。比你牛百倍的人都这么努力,我们还有啥理由要轻松呢?另外我们寻求的转型升级是不是也能从这里面看出些端倪,同样是设计师,为什么扎哈的事务所能卖家具,卖花瓶,卖皮具,卖灯具,当然都是设计原创,我想我们应该深思了。

 

 

另一个是齐普菲尔德事务所,和扎哈的比起来,应该是文艺范十足。整个楼层空间只有设计总监有两台电脑,其他设计师全部靠模型和手绘图纸进行创作和设计,相比电脑上过于随意的线条,需要实际虚拟建造更考验设计师的能力和想象力。因为内部存放的都是他们正在进行的项目,没有拍到壮观的模型,只有合影一张供大家观赏。

 

 

零碳工作室的参观也让我感触颇多,只是把被动式节能这一个理念做到了极致,变成了一个专利技术,就拥有了很大市场和说服力,加之现在地球大环境的恶化,大家对于绿色环保的重视,更加拓展了他们的市场,然后他们的主设计人像个好莱坞编剧一般,把零碳的概念越做越大,原来只是局限在一个社区,慢慢的扩大到整个城区,甚至一个城市,就如同创下设计费纪录的海绵城市理念一样。我觉得一个好的理念如果我们能够研究透,真的能变成一个产业,这是不是正是我们转型升级所需要的创新呢?

 

 
 

 

【返回列表】
 
版权所有: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苏ICP备12059174号-1 友情链接:毕路德 嘉力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