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8
2025年新年伊始,
启迪设计笃行不怠、赓续前行,
喜讯纷至沓来,
近期多个重要项目相继中标、签约。
新年有新喜,开门好彩头,
祝愿启迪设计新的一一年
蒸蒸日上、宏图大展!
= 部分项目展示 =
高铁苏州北站产业商务配套工程
联合体: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秉承科创先导的未来城市TBD发展理念,融合步移景异的多维生态新苏式园林,实现站城一体、产城融合、交通便捷、功能完善、生态和谐的TOD新范式。项目创新设计了量身定制的站城融合X模块为特色,建构了互相依托彼此赋能的产业雨林系统,推动“站城、产城、环境、文旅”深度融合,实现站城关系的新发展,打造可达、可游、可留的复合型站、产、城、人交互的新型城市空间。
高铁苏州北站动车所上盖开发盖板工程勘察设计
江苏省首个铁路上盖工程
联合体: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以绿色生态的空间环境,打造高品质的上盖物业,成为苏州北站TOD综合枢纽的“智慧生态圈、共享之城及生态地景公园”,形成阳澄湖生态廊道的延续。通过上盖空间的开发利用,集约节约用地约770亩;通过盖上开发业态的优化布设,为区域产业导入提供良好基础,可形成特有产业聚集效应,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无锡地铁5号线清名桥站TOD项目方案及初步设计
(XDG-2024-92号地块)
项目坐落于无锡市梁溪区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地带,设计融入区域内连片开发模式,整合周边多项目,统一规划运营,上盖商业通过与地铁站点的整合开发,建构一体化设计,与运河汇乃至整个古运河沿岸有机整合,产生文商旅聚合效应,挖掘和推动在地文化,打造TOD+文旅的新范式。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苏州园区建设项目
项目位于苏州市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是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新增布局的重要承载平台和技术产业化转化平台,项目对于完善区域布局、扩展专业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设计以苏州园林为启发和借鉴,打造开放共享,多元复合的办公园区,同时秉承现代简约的设计要点,采用黑白灰的主要色调继承园区的整体风格结合宜人的空间尺度打造舒适的工作环境。
青剑湖商业广场
联合体:Goettsch Partners,Inc(GP)
项目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旨在打造园区北门户标杆性商业综合体项目及城市会客厅。定位为集商业、艺术、旅居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文化社交与城市漫游轻度假综合体。总建筑面积约9万多平方米,主要包括了商业、酒店、公寓等。
新建元数智湾三期
项目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总建筑面积为319167.46平方米,最大高度 99.95 米,建筑之间使用连廊进行连接,形成多元统一的建筑群。项目以未来性、生态性、社区性为主旨,从“功能城市”到“场景城市”,打造一座“园上城”,塑造有苏州基因的科创社区。
太湖近零碳环保装备产业园
项目位于苏州市吴中区,致力于打造绿色低碳、开放融合、智慧科技一体化的生态园区。项目以零碳产业、零碳生活、零碳环境为目标进行零碳设计,依托太湖生态环境和太湖科技产业园,塑造独特的“园中山·山中谷·谷中丘”景观,在龙山南路主界面通过建筑体量变化和布局设计,增强界面的立体感和纵深感,聚力打造近零碳标杆示范区,推动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中新具身智能产业园
中新具身智能产业园位于苏州工业园区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的金光科技产业园内。项目打造集研发、制造、展示、交流于一体的国际化 、高端化产业集聚区,抢占具身智能产业发展高地。项目占地9.54万平方米(约143亩),规划建筑面积约16.68万平方米。围绕生产车间、悬浮工厂、展示体验中心等多个功能模块进行规划与设计,满足不同企业类型的需求,注重载体的智能化、绿色化设计,提升产业园的整体品质和竞争力,为苏州乃至国内外的具身智能产业赋能。
新建交投三佳新基智造项目
项目位于苏州相城经济开发区。通过整合优质资源,打造集生产、研发、办公、生活配套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制造产业园区。项目用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共计12万平方米。围绕研发办公楼、混凝土搅拌车间、轨道装配式车间、桥梁装配式车间、沥青混凝土车间等多个功能模块进行规划与设计,以满足新基建行业对高效、环保、智能化生产的需求,为苏州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新基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阊门西街西侧(曹沧州故居周边地块)
(苏地2022-WG-75号局部地块设计及苏地2021-WG-7号局部地块设计)
该项目位于苏州市姑苏区阊门历史文化街区,毗邻曹沧洲故居、泰伯庙等历史建筑。是位于传统历史街区之内,集修缮、恢复重建和局部更新的综合性建筑设计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
苏州城市学院校园一期项目建设整体规划方案咨询项目
项目位于吴中区和高新区交界处的国际教育园南区内,占地550亩。校园依山傍水,环境怡人,历史人文资源丰富。设计通过打造“一轴一环,双心引领,四片协同”规划理念。重点打造校园标志性建筑,串联原有校园脉络,打造一所具有鲜明城市山水特色的、人文历史底蕴丰厚的创新学府。
2025开门大吉
祝大家
祥蛇开泰,嘉业日新!